深圳市奥博尔技术有限公司

110kV或以上电力电缆线路设计原理浅析

来源: 时间:2023-07-04 09:39:53 浏览次数:


随着城市供电负荷的快速增长,110kV和220kV的室内GIS变电站和地下变电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所有相应的电力线路也采用电缆出线,因此有可能设计出大空间、长距离的电缆线路。同时,新建电缆线路与原电缆线路、架空线路的开口、T连接等连接方式的技术问题,成为电缆线路设计的新课题。本文以某项工程的电缆线路设计为例,分析讨论了110kV或以上电力电缆线路的设计原理。

某地新建220kV民田站(GIS站),其中110kV电缆终出线12次,本期出线7次。本期工程设计范围为:将110kV莲花山至岗厦电缆线路解开入民田站,产生民田-莲花山、民田-岗厦电缆线路两次;至少年宫、景田至地铁站的双回电缆线路解开景田,产生2进2出4回电缆线路;新建民田至福中一电缆线路。电缆线路经过的区域是市区繁华区域,地下管网密集,包括原高压电缆、水管、燃气管道、有线电视管道、通信管道等。

01

选择电缆型式和截面。

根据《高压电缆选择指南》和《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》,铜芯应用于需要连接高可靠电路的电线电缆,如重要电源。本项目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铜芯电力电缆(单芯)。当地温度为30℃、考虑到本工程的电缆敷设在细沙和管道中,土壤热阻指数为2.1K·m/W,埋深取1.0m,当电缆水平排列间隔为0.225m时,选用XLPE-800mm2铜导体电缆,双回路铺设时每相的大载流量约为690A,此时线路输送容量为13万千伏安,符合系统输送容量要求。

原则分析:高压电缆的线芯材料和截面尺寸应根据系统的输送容量进行选择。电缆载流不仅取决于电缆芯的截面和结构,还取决于敷设方式、电缆布局和护层的接地方式,计算复杂。在一般工程设计中,可以参考电缆制造商提供的载流量。

02

电缆的分段和护层的接地方式

在正常运行的前提下,电缆应在铝护套上产生感应电势,其值与电缆长度和负载电流成正比。电缆外护套(PVC外护套)应耐受这种感应电势。如果感应电势过高导致PVC外护套绝缘损坏,导致多点接地,铝护套上会产生较大的感应环流,增加电能损耗,增加电缆温度,降低输送容量。为了消除电缆铝护套上的环流损失,达到经济运行的目的,同时将铝护套上的感应电势保持在安全值范围内,需要将护套分段并采用交叉连接的接地方式。

电缆的分段是根据护层感应电压的大小和周围的地理环境,合理选择接头井的位置,将电缆分为三个倍率段,将护层交叉连接。以下是本项目选择的护层接地方式:

原理分析:护层接地方式如下:

三相护层两侧各有连接地面。

三相护层一端接地(或中间一端)互联接地,另一端(或两侧)通过接地保护器接地。

当线路较长,一端接地不能满足要求时,可采用三相护层交叉互联两侧接地。

合理选择护层接地方式,不仅有利于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,还可以减少线路损坏和电缆绝缘层的老化。根据运行经验,一个交叉互联单元的三段电缆不可能完全等分,但每段的差别长度不应超过15%。当单根电缆长度不超过800米时,通常不进行分段。在设计过程中,应合理创新和组合护层的接地方式。例如,当电缆根据现场情况分为四段时,其中三段形叉互联模块,另一段形成一端直接接地,另一端通过保护器接地。

03

电缆护层感应电压计算

根据《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》,电缆正常运行时护层感应电压计算公式为17-52。

GB50217-2007中,按照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,第4.11.10条:“

交流单芯电线电缆金属层的正常感应电势计算不直接接地,应符合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。电缆电路正常感应电势的高值应满足以下规定:

如果没有采取安全措施,可以有效地防止人们随意接触金属层,则不得超过50V。

除上述情况外,不得超过300V。

本项目民田至莲花山、民田至岗厦电缆分为6段,产生2个完整的交叉互联。常规负荷电流时,电缆铝护层大感应电压低于80伏。

04

铺设电线电缆

电缆敷设的典型方法有:直埋、管槽、电缆沟、电缆隧道、电缆桥架等。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,合理选择敷设方法,保证电缆的顺利完成。如果电缆路径长,可能需要多种敷设方法的组合。比如在变电站铺设隧道或立井,出站后选择电缆沟铺设开放区域,埋管铺设路径狭窄区域。

本项目民田站出口采用砖砌电缆综合沟,其他电缆沟采用隐蔽设计。常规砖砌电缆沟位于绿化带和人行道下方,敷设电缆并回填土后恢复原绿化。管沟盖板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,盖板设计考虑1t/m2的商业堆积。在一些地方,如人行道方砖,盖板的设计负荷会相应增加。工井设置在电缆过路埋管和顶管两侧,铺设后在工井内充沙。工井采用砖井沟壁,预制梁板结构,活动盖。

本工程电缆通过非主干道时,选择破路开挖埋管;通过主干道时,由于市政管道不能封闭大开挖埋管,所以采用导向钻入非开挖铺装MPP电力电缆护套管的方式进行穿越。

利用地表放置的钻机导向钻入非开挖铺设管道,沿铺设管道的设计路径钻一个先导孔,然后拉回钻孔,将孔径扩展到铺设管道所需的规格,后将管道拉入已扩建的孔中,从而实现管道不开挖铺设。

05

高电压电缆及其配件的布置和安装

5.1 电缆排列方式

单芯电缆的三相排列可以分为水平排列、垂直排列和等边三角形排列。水平和垂直排列存在三相互感不同、阻抗不对称的问题,因此线路较长时应进行交换。等边三角形排列是三相对称的。目前,水平或垂直排列通常用于直埋、管槽和缆沟的远程敷设。由于施工固定困难等其他因素,很少选择等边三角形排列。本文案例中,电缆的排列方式采用水平和垂直排列。

5.2 固定要求

1)在终端、接头或拐角附近的电缆上,应有不少于一处的刚度固定。

2)在垂直或陡坡的高侧,应有不少于2处的刚度固定。

电缆蛇形铺设的每个节径位置,宜进行挠性固定。蛇转化为线性铺设的过渡位置,宜进行刚度固定。

5.3 电缆保护管

一般采用玻璃钢管,C-聚氯乙烯保护管。选择保护管时,应满足使用条件所需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。交流单相电缆时,不得使用未分离磁路的钢管。当钢管因机械强度要求而被使用时,钢管的轴向总长度可以切割1厘米的开口,然后切口可以用铜条焊接,从而切断磁路,保证钢管的机械强度。

5.4 电缆支架的特殊要求

除支持单相工作电流大于1000A的交流系统电缆外,电缆支架应采用钢材。

当交流单相大截面电缆工作电流达到1450A时,由于涡流作用而造成钢质电缆支架铁损,可达160W/m(三相成品字形设备)~530W/m(分配),约占电缆损失的20%~70%,因此应注意对策。在一些工程中,大截面电缆的支架是由不锈钢、玻璃钢或铝合金等非磁性材料制成的。

玻璃钢电缆支架现在应用广泛,几乎达到了钢支架的强度,而且耐腐蚀,无电能损耗。

5.5 电缆配件的布局和安装

5.5.1 线缆中间接头

电缆中间接头分为绝缘中间接头和直接中间接头,一般采用整体预制,玻璃钢防水外壳。电缆接头区域设有专门的电缆接头井。本文案例工程选择电缆中间接头连接。

接头工井一般规格为10米或20米长,便于电缆的伸缩安装和蛇形铺设

业务联系客服:业务1
技术技术支持
深圳奥博尔
邱经理
0755-26966156
188 2029 3983